因為工作的關係和愛玉爸爸在台北住了很多年,
隨著小孩的誕生,讓我們仔細的考慮想要給孩子更舒適更大的空間,
因此決定搬回桃園縣的老家,經過一年的設計討論和重新的老屋翻修,
在今年初搬回來了,
雖然是老屋新翻,但我們還是保有一些以前小時候我住過的痕跡記憶,
以往的馬賽克磚牆不剝除,而用白色漆白,整體看起來更乾淨了,留著現在花錢也找不到的漂亮馬賽克拼貼方式,
因為是長屋的關係,小時候總覺得家裡採光好差,
因此我們這次決定一定要在中間打個大天井,
現在採光明亮,白天完全不用開燈,
我們在天井的下方放了一張我們自己設計的大餐桌,
這是家人群聚與吃飯談心的地方,
當然除了吃飯之外,平常餐桌也沒有空閒著,是我工作的好所在,
搬進來時還是冬天,我好喜歡外頭冷冷的冬天,但我在天井區下工作卻是陽光和煦的,
就算是工作,也有多一份的愜意感,
從三樓往下看可以看到我們被木頭質感的魚骨梯圍繞著,有那麼一點的工業風又有那麼因為木頭的溫潤感,
有時候愛玉爸就在這個大空間裡陪伴女兒玩耍,
客廳和廚房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,小愛玉的玩具很快就佔滿了部份的空間,
每天有不同的座騎供她玩樂,我想最麻煩的事就是收拾每天遍佈的玩具,
但我很開心在煮菜的同時我可以看見愛玉在客廳安心的玩耍,
像這樣把大型的玩具攤開來玩,加上哥哥和姐姐,一個不受拘束的玩樂空間讓他們自在的拼貼,
像這樣趴在木質地上啥事都不做也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
二樓的樓梯旁鐵做的書櫃擺滿了童書,這是家中孩子的小小圖書館,
這也是我最愛的空間,他們可以自由取閱,這是一個不設限的開放區,
二樓太陽太大時,愛玉會自行轉戰一樓梯間,這裡也放了些她拿取得到的書籍,
自製的水泥質感吊燈,
懸吊在三樓天廊區,帶了點粗糙感又保有我們主人的個性,
書櫃旁邊是浴室,在浴缸泡澡時,抬頭白天可以看見藍天白雲,晚上則可見星光,
女兒的房間漆上素雅的粉藍色,她最愛在自己房間玩著她的玩偶,睡覺時則選擇一隻兔子擁著入睡,
自己一人睡一覺到天亮,妳不吵我我也不吵妳,
起床了,最愛的騏騏哥哥就會陪她玩耍,
後院的曬衣場現在我重了一些綠色籐蔓,明年的花期將會配合著季節綻放,
我們住不起豪宅,但我們盡量把老房子改成好宅,
為了小孩的成長,為了他們的童年記憶,
希望這個家會一直是他們眷戀的地方。
現在住進來半年了,
許多東西開始漸漸的增加歲月的痕跡,
這個房子的故事從之前的三十年,現在加了新的元素新的人而開始寫下新的一頁,
故事一直累積下去,相信這會是最豐富精采的書頁。